税率=应纳税额销售收入=(销项税-进项税销售收入)*%
税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人应缴纳的增值税在当期应纳税的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I)企业税负率的计算与分析
税负率的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区域内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区域内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将计算出的企业税负率与区域内同期平均税负率进行比较前一年和同一行业。如果税负率的差异范围小于-30%,企业申报异常
(二)企业销售变动率计算分析
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当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100%
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
本月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化率或应税销售额变化率超过50%或低于-50%,分析应税销售额和应税金额,判断企业申报是否异常
(三)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比分析
销售成本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去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100%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额-去年同期累计销售额)去年同期累计销售额*100%
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差=销售成本变动率-变动率销售率
如果销售成本变化率和销售变化率之间的差异超过各地区设定的正常峰值,企业将申报例外情况
(4) 企业零负申报异常情况分析(考虑免税额增长比例)
(五)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分析
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当期非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当期抵扣全部进项税额*100%
如果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的结果连续两个月大于60%(特殊行业除外),则企业申报异常。
(六)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变动分析
专用发票金额变动率=当期申报专用发票金额上期申报专用发票金额*100%
如果上述公式计算的结果为:大于1.5或小于0.5,企业申报异常
应纳税额=销项税-进项税
公式中的销项税,等于商品销售额与税率的乘积;一般来说,进项税的主要部分是货物采购金额与税率的乘积(至于运费支付的税收扣减,由于其数量较少,因此不予考虑)。因此,当商品购销两个环节的税率相同时:应纳税额=(销售-购买)*税率
如何确定商品的购买金额?由于这纯粹是理论分析,我们假设所有购买的商品都已售出。此时,采购金额应与销售成本一致(不考虑其他费用)。公式为:应交营业税=(销售-商品销售成本)*税率=商品销售毛利*税率
将公式两边同时除以销售额,得到一般商业纳税人的理论税负率:商业税负率=毛利率*税率。